Return to site

【日本租車攻略】

冬季自駕全指南:雪胎、保險與安全須知總整理

冬季自駕全指南:雪胎、保險與安全須知總整理

冬季的日本,無論是北海道的銀白雪原、還是白川鄉的童話合掌村,自駕都是探索這些絕景的最佳方式。然而,日本的雪地駕駛(Snow Driving)伴隨著打滑、視線不佳等獨特挑戰。

這篇日本冬季租車指南將幫助你掌握關鍵細節,讓你的日本自駕之旅既安全又安心。

1. 預訂階段:鎖定正確的車型與配備

在搜尋日本租車方案時,請務必確認以下三個關鍵字,這比單純比價更重要:

  • 必選「雪胎」(Studless Tires): 在日本豪雪地帶(如北海道、東北、北陸),冬季租車標準配備通常已包含雪胎,但在關東或關西地區出發則可能需要額外加購。請務必在預訂時確認方案包含「無釘防滑輪胎」(Studless Tires)。

注意: 雖然 M+S 輪胎是基本,但在日本結冰路面,專用的無釘雪胎效果更佳。

  • 強烈建議選擇 4WD(四輪驅動): 原文提到的後輪驅動配重在旅遊租車中較少見。對於一般遊客,直接預訂 4WD 車型是更聰明的選擇。四輪驅動能大幅增加起步與爬坡的穩定性,防止在紅綠燈前或坡道上打滑受困。
  • ETC 卡與 Expressway Pass: 日本高速公路過路費不菲。預訂車輛時,請一併預約 ETC 卡,並查詢是否適用 HEP (Hokkaido Expressway Pass) 或 KEP (Kyushu Expressway Pass) 等外國人專用的定額過路費 Pass,能省下一大筆預算。

2. 證件與保險:搞懂日本的 NOC

  • 必備文件: 護照、本國駕照、以及國際駕照(台灣旅客需準備駕照日文譯本)。
  • 保險絕對不能省: 日本租車發生事故時,除了賠償車損,還有一項獨特的費用叫 NOC(營業損失賠償)

專家建議: 請務必購買**「全險」(Full Coverage / Safety Pack)**,確保包含 NOC 豁免。在陌生的雪地駕駛,不要為了省幾千日圓而承擔數萬日圓的風險。

3. 取車時的 5 分鐘關鍵檢查

在日本取車時,除了檢查外觀刮痕,請特別執行以下針對冬季的檢查:

  • 檢查雨刷與玻璃水: 確認雨刷橡膠未硬化,並詢問店員是否已填充**「防凍型」玻璃水**(寒冷地區通常會加注)。
  • 確認緊急工具: 日本冬季租車通常會附上一支長柄的除雪刷(Snow Brush),這是每天早上清除車頂積雪的神器,請確認它在車上。
  • 導航設定: 確認車載 GPS 是否已設定為中文或英文,並學會如何使用 MapCode 或電話號碼輸入目的地。
  • 油箱蓋位置: 雪地加油站通常寒冷,先確認油箱蓋怎麼開,避免在加油站手忙腳亂。

4. 日本雪地駕駛核心技巧:慢、穩、靜

  • 提防「黑冰」(Black Ice): 看起來像濕潤柏油路,其實是透明的薄冰。在清晨、夜晚、橋樑與隧道出入口最常出現。請務必減速通過。
  • 拉長車距: 保持平常乾燥路面 3 倍以上的安全距離。
  • 正確使用燈光: 大雪紛飛導致「白霧化」(Whiteout)時,請開啟大燈與霧燈,讓後車能看見你。
  • 停車禮儀: 日本習慣使用雙閃燈(警示燈)表示感謝或前方有狀況。若遇前方塞車急停,請按下雙閃燈提醒後車。

【日本冬季自駕】行前安全檢查清單

請將此清單截圖,在出發前與取車時逐一核對。

預訂與證件準備

持有有效期限內的護照、本國駕照、國際駕照(或日文譯本)

  • 租車方案已包含**「雪胎」(Studless Tires)**
  • 優先選擇了 4WD(四輪驅動)

已預約 ETC 卡及相關 Expressway Pass

  • 保險已升級至包含 NOC 豁免的「全險」

□ 取車現場檢查

胎:確認是雪胎,且胎紋夠深

  • 雨刷:運作正常,玻璃水已加滿防凍液
  • 裝備:車內有除雪刷(Snow Brush)

航:學會使用 MapCode,並設定好語言

  • 車燈:檢查頭燈、霧燈、煞車燈是否全亮
  • 氣與除霧: 認前後擋風玻璃的除霧功能運作正常

雪地駕駛心法

了解「急踩煞車、急轉方向盤」是雪地大忌

  • 遇到打滑時,方向盤應順著滑行方向輕轉,切勿鎖死煞車

下車時確實關閉所有車燈(避免低溫導致電瓶沒電)

  • 已記下租車公司的緊急聯繫電話(遇事故需先報警 110,再聯絡租車公司)
  • 電的特別提醒: 日冬季的低溫會讓車輛電瓶效能大幅降低。若在取車時發現引擎啟動聲音「拖泥帶水」、不夠乾脆,請立即要求更換車輛。行程中,若短暫停車,請務必關閉大燈和車內耗電設備。